江苏省税务局试点精准监管专项改革

你的小微er
2021-10-27


江苏省税务局:将利用两千亿条税收大数据,对纳税人进行全面画像!究竟是怎么回事?
微信规则变了,不想错过好文推送的朋友们,一定记得要将我们设为星标哦~


江苏省税务局
将对纳税人进行全面画像

10月19日上午,省政府召开“江苏省进一步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实施方案”新闻发布会,会议中江苏省税务局大数据和风险管理局局长卢李华表示,江苏是精准监管专项改革的试点单位
那么税务机关怎么去发现哪些纳税人存在风险,从而实施精准监管呢?
据悉,江苏省税务局将会采取三大措施:
一、大数据
首先,江苏省税务局拥有近两千亿条的税收大数据,可以对纳税人进行全面画像。而这两千亿条税收大数据是精准监管的基础,它主要来源于三个渠道:
1、税务部门自己掌握的纳税人从设立到注销全生命周期的申报数据、缴款数据、发票数据、涉税违法违章信息等;
2、税务部门与外部门共享交换的数据,如工商登记数据、股权转让数据、水电气数据等;
3、税务部门从互联网上获取的公开数据,比如上市公司依法披露的信息、法院裁判文书等。
二、风险指标模型
依托大数据和数字化,开发了一千多个税收风险指标模型,对纳税人进行全面体检。
通俗地说,这些指标模型就像筛子一样,按照规则不停地对纳税人进行过滤筛选,把有风险和没有风险的纳税人区分开来
三、自动风险提示
在区分的基础上,对没有风险的纳税人不打扰,对有风险的纳税人通过电子税务局向其发送风险提示提醒函,引导其自查自纠;纳税人在自查过程中有疑问的,税务机关及时进行辅导,帮助其排查风险、解决问题;对于极少数经过提示提醒仍然不愿意纠正的纳税人,我们将采取进一步的检查措施。
在检查中如果发现情节严重的,由税务稽查部门立案查处;涉及违法犯罪的,我们将移送司法机关依法严厉打击、公开曝光。



大数据+严查下

企业七大作死行为!


一、税务异常公司

1、虚开发票;

2、税负率异常;

3、纳税申报异常;

4、长期零申报;

5、收入成本倒挂;

6、与同行业对比收入、费用异常;

7、库存账实不一致等等。

因税务异常被查出的企业,不仅仅只是罚款、滞纳金、刑罚那么简单了,大数据+多部门信息共享,你的吃穿住行都会受到限制。

二、社保异常的企业

1、试用期不缴纳社保;

2、员工自愿放弃社保;

3、不签合同就不用缴纳社保;

4、按最低基数缴纳社保;

5、挂靠代缴社保;

6、人事档案没转移单位就不给交社保等等。

有人说:社保虽说已经入税,但只是缴费这块移交给税务局,其他核定方面还是在人社部,企业不用担心税务局稽查!

那你可真想多了,多部门实施涉税信息共享,以后税务局与人社部可就是一家了,税务局如果想要调取人社部申报的信息,真的是分分钟的事。

三、频繁公转私的企业

税务稽查不仅仅只是通过税务信息来比对,还会通过公司银行账户、相关责任人银行账户、等有关部门的信息来比对稽查。

以后再想用私户、微信、支付宝等来偷逃税的企业,要注意了:

四、常年亏损且屹立不倒的企业

常年亏损但一直不倒闭,这种企业,想让税务局不查都难。

五、空壳企业

纳税人为了抽逃资金避税,利用税收优惠政策地大规模注册“空壳公司”来虚开发票

六、假出口、假申报企业

假出口是指,没有实际出口业务,采用伪造报关单、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、向黑市购汇冒充出口货款收汇等手段来骗取出口退税

假申报是指,通过申报材料造假等方式,非法获取税收优惠减免,尤其是利用疫情期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疫情防控的税收优惠政策。

涉及到以上行为的企业,在大数据严监管的体系下面临着巨大的风险,千万不要心存侥幸!!

七、特定行业的企业

大数据+多部门信息共享,税务局也不仅仅只是针对特定纳税人了,对特定行业也会多维度、多角度的稽查比对。

对于这些企业以后要规范了,高新技术企业、电商企业、商贸企业、劳务派遣、人力资源企业、建筑行业等等。



29个常见的账面涉税风险点

抓紧自查!


除了上述企业的异常情况容易被查之外,还有29个常见的账面涉税风险点,老板和会计们赶紧对照自查!

1、固定资产

2、库存账实不符

3、发票方面问题

4、会计科目乱挂

5、公私不分


分享
写评论...